Friday, August 28, 2009

丹绒武雅界线争议 曹观友:可交法庭裁决

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晚上十一时三十四分


(槟城27日讯)针对丹绒武雅的界线在槟州结构发展大蓝图引起争议一事,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曹观友宣称,基于该大蓝图已在2007年6月通过宪报公布,因此当地居民若对此有异议,可考虑透过法律途径,交由法庭裁决。

至于槟州结构大蓝图的分区界线是否能够获得修正,曹观友则坦言他不肯定,但他表示,详细的地方发展蓝图目前在检讨中,尚未获得州策划单位接纳。鉴于地方发展蓝图尚处于审核阶段,为此当地居协与地主可就此提供意见。

“无论如何,地方发展蓝图必须以结构大蓝图中心,不能违反大蓝图内的纲要。”

他于周四出席“第5届圣乐领袖密集课程”开幕仪式后,如是指出。他重申,槟州结构大蓝图划分为主要发展走廊(Primary Development Corridor)及次要发展走廊(Secondary Development Corridor)。

“如今丹绒武雅居民协会争议的是,丹绒武雅不应在当初草拟结构蓝图时,把乔治市一直到海景度假村(Mar Vista)都列为主要发展走廊。”

新闻背景

据丹绒武雅区州议员郑雨周日前指出,从文字上及地理上丹绒武雅的起点应落在惹兰卡惹(Jalan Gajah),而不是海景渡假村,为此槟州政府应更正丹绒武雅的界线。现有结构蓝图已将丹绒武雅区的一段地区消除掉,该地区原是座落在次要发展走廊。

主要发展走廊的房屋密度为平均每英亩30个单位,而次要发展走廊则每英亩15个单位。当地居民担心槟岛北岸旅游区丹绒武雅,会因高密度发展而影响生态旅游敏感区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